-
考研政治马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 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 ...
-
考研政治马原:否定之否定规律
1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
-
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 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 ...
-
考研政治马原:认识的本质
1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 ...
-
考研政治马原:真理及其特征
1 真理及其客观性、一元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真理 ...
-
考研政治:马原常考古句及含义(1)
1 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 ...
-
考研政治:马原常考古句及含义(2)
6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 ...
-
考研政治:马原常考古句及含义(3)
1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实践是 ...
-
考研政治:马原常考古句及含义(4)
16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 ...
-
考研政治:马原常考古句及含义(5)
21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