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18003714525
以下是关于“法学考研的十大性价比高校 ”的相关资讯,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
第一所:上海财经大学(最热门的211)
我院现设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九个法学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立面向国际学生的全英文LL.M项目及全英文法律金融学博士点。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批准,设立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设立财经法学博士点。
201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入选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获上海市重点学科称号;2013年我校法学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2014年国际法学科获“上海法学重点研究基地”称号;2015年入选“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示范基地”。
自2007年以来,法学院改变了“以经济法学起家,但却一直没有经济法学重量级学者”的状况,成功引进了王全兴教授、单飞跃教授和刘水林教授等重要学者,打造了一个在国内经济法学界、社会法学界拥有重大学术影响、人数庞大、研究主题全面的经济法学研究团队。在经济法学研究的基础上,环境法学的研究也成为国内的重要学术平台之一。除了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之外,2014年还引进了蔡守秋教授、孙佑海教授和王树义教授等国内环境法研究的顶尖学者,从而形成了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现任会长和三名副会长都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的局面。在原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现任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周仲飞教授和廖益新教授牵头下,国际法学科的发展在上海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的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除了单海玲教授和张圣翠教授,张军旗教授和宋晓燕教授等一批年轻学者也开始在国内学术界产生影响。通过引进张淑芳教授和徐继强教授,加上王士如教授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也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在上海地区名列前三的研究团队。通过引进朱晓喆教授、杨峰教授等,加上马洪教授等,民商法学的研究水平也开始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可。通过引进王福华教授,诉讼法学科的研究实力一跃成为上海地区前三强。通过引进李学尧教授,法理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偏重基础性、前沿性的跨学科研究,也逐渐形成特色。
第二所:上海交通大学(较热门985法硕院校)
根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6月成立法学院,并投资2500万元进行一期建设,开启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从这一年,法学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跃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在坚持本科教育这个中心的同时,法学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后取得了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7月,上海交大法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10月,上海交大法律硕士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法律硕士类的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交大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覆盖所有的二级学科,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法律教育层次更上一个台阶。同年,交大法学院获批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法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应用-复合型”基地和“涉外型”基地。同年,《交大法学》获得刊号作为学术杂志正式发行。
第三所:东南大学(法学学科发展迅猛的985大学)
学院2007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JM)、2008年在法学门类下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点独立招收法学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新增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此形成了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博士“四位一体”的学科完整体系。学院秉承“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办学宗旨,在大力发展传统基础学科的同时,致力于发展新型交叉学科,已形成宪法与行政法学、刑事法学、人权与法理学、民商经济法学四大传统学科为优势的学科板。同时,依托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殊优势,通过与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建筑学院、医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强势理工学科交叉进行跨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全国法学院校中率先形成了以工程法、交通法、医事法、大数据司法等四大交叉学科为特色的新型学科领域,使法学科研密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现已拥有最高人民法院重点研究基地“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反腐败法治中心”、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政策法规重点研究基地“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以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身份参与评估,在全国排名第29位(在具有法学硕士授权的51所参评高校中位列第1名)。
第四所:天津大学(厚积薄发的法学985大学,等待崛起的那一刻,新院长崛起新理念)
1994年1月天津大学正式设立经济法专业,1997年11月成立法学系,2015年6月17
1994年1月天津大学正式设立经济法专业,1997年11月成立法学系,2015年6月17日正式复建法学院。学院复建一年多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咨政报告获得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天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散襄军等领导的批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31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5名。学院设有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经济法、民商法、国际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刑法;专业学位硕士点:法律。各层次在校学生达300余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00余人,在校本科生200余人。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设有最高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基地、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科技法学研究所、金融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
第五所:中国海洋大学(性价比较高的985大学、环境法非常不错)
法政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文科重点建设单位。法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社会学是山东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法律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创建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山东省法学会保险法研究会、青岛市公共管理研究会。
第六所: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新型法学学科的带头者,考上就赚了)
法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培养基地,也是“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承载单位。同时,还拥有三个省部级、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和战略智库,包括:“国家空管法规标准中心” ,2011年11月获批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局重大科研基地(目前为国家空管法律政策设计的唯一智库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2015年6月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部属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唯一的文科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 ,2016年获批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法学本科学位等完整的学位授予权体系。1997年,开设法学本科;2003年,开设法学二学位项目;2000年,取得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起,正式招收民商法硕士研究生;2005年,取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取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年设立“法律科学与管理”二级博士点;2011年,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本科生法学实训平台”(20家之一)和“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58家之一)。 法学院注重特色发展,依托学校在国家工业信息化的独特优势,密切结合国家管理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致力开创工业和信息化战略法学,范围涉及网络信息法、航空航天法、频谱与通信法、知识产权和科技法、建筑工程与金融法、产业监管法等领域,先后成立“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所”(1997年)、 “外层空间法研究所”(2000年)、“航空法研究所”(2007年)、“法律与科技中心”(2007年)、“保险法研究所”(2008年)、“频谱法律与标准研究所”(2010年)、“科技证据法律与实验中心”(2010年)、“网络信息安全与法治研究中心”(2014)、“建筑工程与金融法研究中心”(2015)等特色研究机构。2014年,整合组建成“北航工业和信息化法治研究院”,并在2015年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重点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2015年,在整合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所等特色机构基础上,组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6年1月成功获批北京市人文哲学社科基地。
第七所:吉林大学(传统五院四系的中坚力量,竞争很激烈哈)
法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共7个博士点及联办自设法政治学和法经济学两个博士点。在二级学科中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10个法学硕士招生专业及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其范围涵盖全部二级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和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科研实力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第八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政、知识产权、民商法粉丝的最爱)
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民商法学、法制史和宪法与行政法学等八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8个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5个研究方向。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民商法重点学科;在已拥有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史、经济法学等多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的前提下,2008年,法学学科获得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殊荣。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称号;此外,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上以全优的成绩获得广泛认同。
第九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法学学科发展较快的大学)
学院现有法学与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是全国80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之一,同时还是全国8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知识产权方向培养试点单位之一;隶属于学院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是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成长为支撑学科发展、凝聚学科特色的重要平台;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个国家与省级研究课题;在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地方法制建设、知识产权战略、财税法、犯罪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中,学院在省内外具有独特的研究特色和重要地位。目前, 广东省内10多个著名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中心、政府部门、 司法机构参与了学院开展的各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学术讲座、学生文体活动,大大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每年为毕业生举办的毕业典礼和“法律人之夜”晚会,吸引了许多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参与; 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比利时新鲁汶大学法学院、马来西亚大学、印度德里大学、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等境外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推动学院的国际化。
第十所:四川大学(西部性价比第一极)
法学院拥有2个“985”工程建设平台和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设有17个科研机构。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设有法理、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7个教研室。本科专业为法学专业,具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及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止2016年12月,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7名,专任教师67名,教授22名,副高32名,具有博士学位人数52人。硕士生导师45名,博士生导师17名。在站博士后13人。现在法学院既有全国著名的刑事侦查学周应德教授等老专家,又有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如杨泉明教授、龙宗智教授、顾培东教授、左卫民教授、周伟教授、魏东教授、徐继敏教授、里赞教授、杨遂全教授、杨翠柏教授、陈界融教授、唐磊教授、李平教授,还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如万毅教授、马静华教授、张斌教授。
以上十所院校不分排名。